“杭州地鐵開的不是空調是冰柜!”“太猛了,吹得腦殼疼!”這兩天,有關杭州地鐵空調溫度低的話題登上了熱搜。
到了夏季,因為每個人對溫度和風力的感知不同,地鐵車廂內溫度實在是眾口難調。8月10日,記者致電杭州地鐵客服熱線了解到,8月9日開始,杭州地鐵溫度管控已調整到26℃至27℃之間,應該不會感覺冷了。杭州地鐵采用自動溫控模式,且客室空調溫度根據列車載重、室內外溫度自動進行調節。杭州市地鐵集團還表示,目前已在空調出風口位置貼有“空調出風口,注意溫差”的標識,乘客可以根據自身的乘坐體驗選擇不同的乘車位置。
記者梳理發現,關于地鐵空調的“冷熱之爭”不只是杭州有,不少城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可謂各出奇招。北京地鐵今年全面啟動“強冷弱冷車廂”模式。強冷車廂溫度區間為22℃-24℃,弱冷車廂溫度期間為24℃-26℃,乘客可根據站臺地貼指示選擇強冷或者弱冷車廂乘坐,讓眾口不再難調。同時,北京地鐵公司還將依據每日運營的實際情況,對車廂的溫度進行動態調整。另外,成都、長沙、南昌等地也推出了“同車不同溫”的列車空調分區溫控服務,滿足乘客差異化需求,非常人性化。
8月15日,記者從鄭州地鐵集團獲悉,即日起,鄭州地鐵部分線路也設置了冷弱空調車廂,乘客可以根據對車廂內溫度的不同需求,自行選擇乘坐“強冷”或“弱冷”車廂。
據了解,今年7月11日~7月17日,鄭州地鐵針對冷弱空調設置方案發放了調查問卷,其中共有三種弱冷空調車廂方案供大家選擇,投票結果顯示:方案1占比47.6%,方案2占比21.1%,方案3占比31.3%。投票結果顯示大多數乘客更支持方案1,即頭車、尾車為弱冷車廂,中間4節車為強冷車廂。
“強冷”“弱冷”車廂溫度標準是啥?據了解,根據國標規定及鄭州地鐵線路情況,目前鄭州地鐵電客車車廂溫度會根據客流量大小、高低峰時段、外界環境溫度自動調整,使客室溫度始終保持在舒適范圍內,弱冷車廂溫度比強冷車廂溫度高1℃。頭車、尾車為弱冷車廂,中間4節車廂為強冷車廂。乘客可根據站臺標識指示,選擇適合自己的車廂乘坐。
地鐵電客車運營期間空調是如何設置的?又是如何控制溫度的?鄭州地鐵站的負責人稱,為保證客室舒適度,電客車運營期間空調始終處于開啟狀態,根據客室溫度情況空調會自動調節工作模式。電客車會根據客流量大小、高低峰時段、外界環境溫度自動調整設定溫度,比如客流量較大時或高峰時段適度降低設定溫度,保持客室溫度始終處于舒適范圍。
有乘客提出,坐地鐵時,有時會覺得冷,有時又覺得突然熱了起來,這是咋回事?該負責人說,這主要受到外界溫度變化、停站開關門內外冷熱氣流頻繁交換、高低峰時段客流人員密度變化、車廂不同位置、長短途乘客體感和需求差異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車廂溫度存在波動,乘客體感溫度也會變化。若感覺較熱,可換至靠近出風口的位置,比如站立在兩側車門或側墻區域;也可乘坐中間4節強冷車廂。如果感覺較冷,避開空調出風口;乘坐頭尾弱冷車廂;也可適當自備衣物,根據自身需要進行增添。
小編通過整理發現,今年夏季多地采取冷弱車廂的方式,分段情況也各有不同,例如北京、寧波等地的車廂劃分多是兩邊強冷中間弱冷,武漢、西安、鄭州等地則是相反,中間車廂為強冷。還有長沙、北京部分地鐵則是強冷弱冷各分一半。據了解,這個也與地鐵環境、客流、民意調查等有關。
除此之外,還有蘭州網友表示,蘭州地鐵里溫度很舒服,“吹得腦殼疼嗎?不存在!”蘭州地鐵1號線有自己獨特的法寶——無空調。這是因為地鐵車站公共區通風降溫系統是由直接蒸發冷卻機組設備進行溫濕度調控,全高站臺門采用開式系統,可有效與外界交換空氣,達到“新風”“降溫”的效果。同時,還具備運行噪音低等優勢。蘭州地鐵1號線是全國采用這一技術的先行者,乘客從進站那一刻到進入車廂始終能感受到舒適的溫度。蘭州這種得天獨厚的氣象條件,加上蒸發冷卻空調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給蘭州地鐵通風空調降耗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